工研院輔助的台灣電鏡儀器,經過4年研發後正式進入商業化,5日進駐竹科矽導研發中心,並推出新一代桌上型電子顯微鏡EM200S搶攻市場。創辦人陳福榮說,台灣電鏡進入市場雖較晚,但研發團隊掌握關鍵技術,可望2、3年內超越韓國。
首度獲新創獎廠商台灣電鏡開幕典禮賀客雲集出屋,竹科管理局長王永壯、台灣工研群英基金會董事長蔡清彥等貴賓,致詞肯定台灣電鏡是創新創業第1名獲國家新創獎廠商,產品可協助半導體製程提供全新解決方案,是台灣之光。
台灣電鏡董事長林俊吉表示,桌上型電子顯微鏡是以創新電子束檢測,可提供40奈米以下液體檢出及溼式製程監控,搶攻半導體製程與醫材分析市場。優化精密製程分析力台灣電鏡創辦人陳福榮說,傳統電子顯微鏡體積大,價格動輒數千萬到上億元,2013年帶領團隊投入桌上型電子顯微鏡研發,目標要讓電子顯微鏡的應用普及化。陳福榮說,在採用最新的相差修正技術,讓產品體積大幅縮台中 法 拍 園地買房子訂金小,商品結構朝簡單設計,像新一代桌上型電子顯微鏡EM200S,售價僅200多萬元,非常適合應用在先進材料分析及精密加工儀器檢測等領域。掌握關鍵技術錢景佳陳福榮指出,桌上型電子顯微鏡擁有價格低廉,便於使用的特性,目前僅有歐洲和日本少數廠商有製造能力,大陸和新加坡研發都以失敗收場,韓國跨入時間很早,但商品缺乏市場競爭力,目前只能仰賴政府資金勉強支撐。陳福榮很有信心說,儘管台灣電鏡進入市場的時間較晚,但研發團隊對關鍵技術掌握能力非常好,已吸引不少廠商試用,他預計2、3年內可超越韓國,成為全球少數具備供應桌上型電子顯微鏡能力的廠商。(中國時報)
12CACF4AB34FB912
留言列表